从力量训练谈用力模式的改变
从力量训练谈用力模式的改变
这篇文章我感觉是非常有价值的,很多业余练习者受一些地摊文学影响,几乎是按照健美训练或者力量举训练的方式在练格斗,固然强大的力量是格斗的重要基础,但不同的项目有不同的运动模式,相应的身体整体协调发力的要求和用力的部位也有所区别,这就是素质训练为什么要区分为一般素质和专项素质。一般素质是任何项目都需要的,是为运动打下一个好的身体基础,而专项素质是与该项目特点相结合的,是针对性地培养该项目所需要的身体素质。不要觉得你深蹲卧推数据高了你就成为格斗高手了。
很多人总觉得学拳击学格斗就要进行很多的力量训练。
这个力量训练也对,概念对,但这个力量到底是什么?是不是举重蹲杠铃就可以了?
回答是否定的。
在我最近的体悟中,感触最深的就是打击力量并不是我们平时理解的那种力量,而是一种专业的力量,只适合格斗的力量。而获得这种力量最主要的就是改变自己的用力模式。
举重深蹲是一种力量模式,练习这样的模式能套用在格斗中吗?
两种并不相干的运动模式,如果只提高一种,另一种就会得到提高,这现实吗?
负重练习只是一种基础的手段,提高自己运动能力的手段,如果过分强调某种能力,则必然会干扰到另一种能力的发展,何况总时间是固定,在这个上面花的时间多,其他方面必然就少,这也是肯定的。
格斗需要的力量就是和格斗的运动一样,高速度、高频率、高节奏、放松的肢体、自如的节奏、完美协调的神经与野兽一样的心态。
苹果操作系统和xp的兼容性好像也是类似的问题。
而负重练习完全和这个没关系,所以想练习负重就成为高手或者觉得就是打好了格斗的基础,这完全就是谬论。不同的肌肉类型,不同的神经培养,负重练习顶多只算是体能基础训练,有个好的运动基础当然会对运动生涯有帮助,很多传统武术家不练习体能,导致其运动能力很差,不能实战,这也是问题。
不论练习什么形式,在格斗中你都会本能选择最熟悉的形式去应对。而传统武术练习固定的形式,就如同每天都做一样的试题而完全没有变化,但你面对新的试题就傻了
。而格斗则是要明白原理,用自己的心去格斗,体能固然重要,但心态更是重要。格斗要求不断增加自己的本能而不是技巧,当所有的技巧成为本能,当你随时能成为野兽,你就是高手了!
从力量训练谈用力模式的改变:等您坐沙发呢!